明朝时期的靖难之役,虽然是叔侄两个的内部斗争,但是对于明惠帝朱允炆来讲,他的国家确实是灭亡了。虽然之后的天下还都是在老朱家,但是对于朱允炆一脉来讲他们的国家已经灭亡。就因为是他们叔侄两个的战斗,所以就会有很多文臣武将观望。
观望最后谁会获得胜利,谁胜利之后就立马去抱住大腿,以获得更好的前程。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叫王艮,这个王艮不是后来王守仁的学生,哲学家王艮,而是建文帝时期的榜眼,翰林编修王艮。
王艮,江西吉安人,他是建文二年的进士,说来也巧当时建文二年那一榜进士,前三甲都是江西吉安人,状元胡广和探花李贯都是江西吉安。据说当时王艮是的殿试策论是第一名,但是殿试就相当于皇帝面试。
并且进士之所以叫做天子门生也是因为殿试是皇帝亲自主考的考试,当时皇帝的水平也不一定很高,但是皇帝不论文化程度如何,但是有一样他是能做的,那就是看人的长相,一般状元郎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所以这个相貌也是有要求的,要帅。
这一点王艮不符合,王艮长得可能不是很帅,没有当时胡广长得帅,虽然自己的笔试是第一名,但是当时的皇帝主朱允炆嫌弃他长得丑,然后就把状元给了长得帅的胡广,让王艮屈居了第二位。
虽然皇帝嫌弃王艮的长相,但是王艮并没有因为抱怨皇帝,按照正常的流程,前三甲进士肯定是当时的庶吉士,庶吉士要都会授予翰林编修的工作。虽然翰林院的官都是小官,但是却很清贵,是能够进入中央的必要途径。
王艮作为榜眼自然也就被授予翰林编修的工作,当时建文帝即位后一心要想把他的叔叔们全部干掉,但是自己又是个伪君子,还要说不能让他背负杀自己亲叔叔的骂名,由于过于逼迫,导致以燕王朱棣为首的王爷造反,打着清君侧的旗号。
这个君侧要清的是三位读书人,典型的读书读坏了脑子的书呆子,但是他们事情虽然做得不漂亮,但是这三位读书人都很有读书人的气度,三位不能做事的读书人,面对朱棣这样一位兵痞老流氓,当然是打不过的。
就这样经过四年的围剿朱棣,最后围剿、围剿让朱棣把当时的首都南京城反围剿了,叛军都攻到了京城,亡国就在旦夕,在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出来,是否选择与国家共存亡,还是投降敌人换取荣华富贵。
在这样的选择中,不是笔者这个人邪恶,而是笔者认为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卖主求荣,投降敌人换取荣华富贵,能够以身殉国的人只是极少数有节操的人,王艮就是其中的一位。那是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翰林编修。
在担任翰林编修期间,虽然他人微言轻,但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过关注靖难的经过,他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言论,上书建文帝,应该任用良将,择用贤臣,这样才能打的过老流氓朱棣,甚至献上《平燕十册》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但是这都不是他一个小小的翰林编修能够左右的,他能做的就是尽量的为自己的国家着想。建文四年六月,朱棣兵临城下,当时王艮和几个老乡聚在一起开会,国难当头,虽然人微言轻,但是在一起讨论讨论却是常事。
记住王艮的这两位老乡,一个是谢缙,另一个是胡广,这个胡广就是因为长得帅被建文帝录取为状元的那一位。这两位加上王艮这都是文人,文人在一起那肯定都是指点江上,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风采。
谢缙这位大明第一才子先说话了,陈说君臣大义,胡广不愧是状元郎,也是慷慨激昂,一副视死如归绝对不辜负皇上的恩情。只有当时的王艮一句话不说,在默默地流泪。王艮的表现实在有点小女子作态,只知道哭,一点都没有谢缙和胡广的风采。
散会之后,各回各家,三人的表现是,谢缙连夜跑出城去投奔了新主子朱棣,而胡广在第二天朱棣对他招手的时候立马屁颠屁颠的跪在了朱棣的脚下,只有那一位默默流泪做小女子态的王艮回到家之后,与妻子诀别,自己自杀殉国了。
总结:从王艮这个故事来讲,话说得漂亮的人,并不一定是好人,不说话的人更有可能是忠烈之士,王艮并未因为皇帝因为他长得丑不给他状元而心怀记恨,而是在关键时候,选择已死报恩,是个可敬的人物。
俄讯
热点
旅游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最美龙江微信号
最美龙江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