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博览

中国故事成18世纪欧洲大IP,引发改编狂潮

发布日期:2018-04-23

   18世纪的欧洲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中世纪的宗教伦理遭颠覆,社会动荡、战争频繁、风俗颓坏。此时的人们,突然发现,原来地球另一端的中国人,在一种非宗教性的道德约束下,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这正是资本主义兴起时欧洲所亟需的。

  1755年8月20日,伏尔泰根据《赵氏孤儿》改编的戏剧《中国孤儿》在巴黎的上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全法国的剧坛都轰动了,此后该剧演出场次高达190多场。

  《赵氏孤儿》是传入欧洲的第一部中国戏剧,颂扬了中国道德和儒家文化,无数欧洲人第一次被“忠诚”“仁爱”和“正义”的“中国精神”所震撼。

中国精神征服伏尔泰:中国故事成18世纪欧洲大IP,引发改编狂潮 

  ▲伏尔泰

  “赵氏孤儿”的故事最早见之于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赵世家》,元代纪君祥据此创作出历史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或《赵氏孤儿冤报冤》),一共五折另加一个楔子。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晋国权臣屠岸贾与赵盾不和,赵氏全家惨遭屠戮,门客程婴与公孙杵臼将赵氏孤儿救出,公孙杵臼不惜献身来瞒天过海,程婴则忍辱负重将赵氏孤儿抚养长大,最终为家人报仇。

  《赵氏孤儿》剧情曲折多变,矛盾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剧中描写的勇士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尽管身份不同,地位有异,但自我牺牲的壮烈精神同样震撼人心,他们一个个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正如《史记》所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成,不爱其躯。”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被广泛流传。文天祥曾在诗中写道:“祖逖关河志,程婴社稷功”(《自叹》),“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指南录·无锡》)。“存赵孤”更成为当时一些忠于宋室的失意文人的口号,用来表达他们的恋宋之情。

  到了18世纪的法国,正是路易十四在位时,社会繁荣兴旺。以路易十四为首的王公贵族们钟情于葡萄牙人从东方带回的中国工艺品,“中国风尚”成为潮流。

  《赵氏孤儿》的译本最先由法国在华传教士马若瑟(1666-1736)翻译的,最早发表在1685年法国耶稣会士杜哈德编纂的《中华帝国全志》第四卷。

  当时,欧洲人正对中国风尚趋之若鹜。该卷收录的中国文学作品,还有另外一名法国来华传教士殷弘绪所译《今古奇观》中的4篇故事《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怀私怨狠仆告主》、《念亲恩孝女藏儿》、《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中国精神征服伏尔泰:中国故事成18世纪欧洲大IP,引发改编狂潮 

  马若瑟自称翻译此剧的动机是,希望欧洲人通过这部真正的中国悲剧,能够观察到中国文明的程度和道德观念。伏尔泰便是以马若瑟的译本为素材创作出《中国孤儿》的。

  在伏尔泰之前,还有位英国剧作家威廉·哈切特改编了一出《中国孤儿》,不过此剧本的主题是以首相弄权、朝政腐败为主,旨在讽刺英国权相沃尔波尔的统治。因为政治敏感,所以也没有上演过。

  伏尔泰则对中国文化非常关注关切和向往,他曾在著作和书信中多次提到中国的孔子,他认为,“孔子是真正的圣人,他自视清高,是人类的立法者,绝不会欺骗人类。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在哲理小说《查狄格》第十二章里,伏尔泰还描写一个来自“康巴鲁”,即北京,特别突出“理与天”的中国人,说他是一次众精英聚会中“最具理性的时贤”。

中国精神征服伏尔泰:中国故事成18世纪欧洲大IP,引发改编狂潮 

  ▲电影《赵氏孤儿》剧照

  在伏尔泰看来,《赵氏孤儿》的故事集中体现了中国道德和儒家文化的精髓,歌颂了忠诚、仁爱和正义。伏尔泰曾说过:“《赵氏孤儿》是一篇宝贵的大作,它使人了解中国精神,有甚于人们对这个庞大帝国所曾作和所将作的一切陈述。”

  尤其是当时的法国社会,路易十四穷兵黩武,王公贵族们骄奢淫逸,整个国家的道德风尚江河日下,用维克多·雨果的话说就是“处于君主制的极点和大革命黎明时期”。而《赵氏孤儿》故事中,人物的忠诚献身精神和成仁取义的品格正是当时法国社会所亟需的。因此,他亲自将《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主题是理性和仁爱,洋溢着道德光彩,以期借此推进启蒙运动的开展。

  伏尔泰对原作的改编是大手笔的,他将故事发生的时间由春秋后移到成吉思汗时代,讲的是成吉思汗入京,搜求前朝遗孤。前朝遗臣尚德就像原版故事里的程婴一样,为保护遗孤而宁愿牺牲自己的儿子。不过尚德的妻子伊达梅实在不忍自己的孩子去死,便向成吉思汗求情。成吉思汗以娶她为妻做条件答应赦免,伊达美宁死不从,只希望在临刑前见丈夫一面。伊达美要求丈夫杀死自己然后自杀。成吉思汗偷听了他们的对话,被尚德夫妇的忠义行为所感动,决定赦免一干人等并抚养遗孤。

  在伏尔泰版本的《中国孤儿》中,力图把尚德塑造成孔子后裔式的角色,并通过成吉思汗的台词——尚德的道德使他改变了主意,把这部戏的主旨直白地表露出来。

  伏尔泰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对剧本做了修改,为的是大胆宣扬孔子的教诲。”他还在剧本上题写了“根据孔子的教导编成的五幕剧”字样。

  1759年4月,《中国孤儿》又有了新版本——作者是英国演员和谐剧作家阿瑟·墨菲。墨菲的改编本讲的是中国抵抗鞑靼侵略,刻画了与侵略者作殊死抵抗的人物形象,如英勇的孤儿以及扶持王室、不惜生命来争取自由的忠臣、义士、爱国者。这对英法七年战争时期的英国,有现实政治意义。在伦敦上演后,获得很大成功,轰动整个文艺界。

  除英法两国外,《赵氏孤儿》也在欧洲其他国家发生了较大影响。1748年,意大利著名诗人梅达斯塔苏(1729-1782)根据《赵氏孤儿》创作了歌剧《中国英雄》。情节基本相同,只是孤儿成长为少年男子,即剧中与奸佞邪恶斗争的“中国英雄”。1752年,该剧在奥地利维也纳皇宫演出,获得了成功。

  时至今日,《赵氏孤儿》依然以各种艺术形式久演不衰,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永远熠熠生辉。

中国精神征服伏尔泰:中国故事成18世纪欧洲大IP,引发改编狂潮 

  ▲歌剧《赵氏孤儿》剧照

文章来源: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2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