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完结篇《哈尔滨百年过影》连载(四十二):美丽是明天的风景

发布日期:2016-09-26

  序言:历史是一条无头无尾的河,你不知道它的源头在何处;你也不知道它越过今天之后,通向何方。要追溯一条江,或一个在江之畔耸起的城市的起点,也同样要陷入在历史的迷茫之中,你不知道它或它们的原点在哪里,或者它们根本就没有原点,也未可知。但在一条长河中,特别在历史的长河中截取一段河道来蹚蹚水,寻找一些可以触及历史脉搏的若干个点,通过这些若干个点,借用地图学上的所谓散点透视法,那么人们或许可以进入、观察和解绎这段历史——于是,便有了这本书《哈尔滨百年过影》。

 

  这里,美丽是明天的风景

  美丽是所有城市和城市人的梦。 这梦也是每一座城市和每一个城市人的追求。 这追求,这梦,因历久难释而变得崇高,变得圣洁而悠远。 真得要感谢松花江母亲河的慷慨与赠予——哈尔滨拥有一条江,一条美丽的大江,从而还从大江母亲河的胸襟中接过并开发了一个秀丽的岛——太阳岛。

  这在全国的省会城市中是独一无二得天独厚的,幸运而又让人羡慕的……可在松花江流域中,也就是在松花江母亲河的怀抱里,母亲河同样给了她另外两个大城市以无私的馈赠:在松花江北源嫩江中游的齐齐哈尔——当年的老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市,也有一个美丽的江中之岛明月岛;在松花江中下游的城市——当年的合江省省会佳木斯市的松花江江心中,也有一个美丽的小岛柳树岛。

  如此三兄弟城市中的三座姐妹岛,成为松花江风景线上的三个亮点。所谓亮点,就亮在她们面容姣好,她们身姿优雅,气度之不凡,一句话可以说是整体的美丽,宏观的美丽,与日俱增的美丽。而这三姐妹中,可以说身居松花江干流上中游城址的哈尔滨所拥有的太阳岛,更加出众,更加出色,更加呈现出原生态而具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双重之美而闻名天下。

  太阳岛之美首先美在她的绿树丛生,芳草如碧,这里除依江依水的沙滩外,全被绿色植物所覆盖,因此她的空气是清新而洁净的,这种可以让呼吸道爽之又爽的太阳岛的空气,除了成为太阳岛的宝贵资源外,临近太阳岛的如利民开发区,松花江南岸的沿江风景带上的居民,也会因轻风吹拂而独得天籁之赠,天籁之利。

  太阳岛的美丽让人留连忘返,像与情人一见钟情似的,太阳岛的风光、风土、风情,更多的是她周遭的风洁浪清,更多的是她的波光水影。在四周都是美丽的自然形体如树草的簇拥中,才能分享到她那让人沉醉而无以言表的美丽。

  这美丽如果涵盖了哈尔滨的东西南北中,那么哈尔滨的城市之美可能会升高一个层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的江城。

  江城的美丽也在于城段的大江的风景,道里江畔的斯大林公园,在哈尔滨是独特的,也是欣赏江景、树荫的好去处。可惜,目前它只是西起九站,东到铁路大桥大约两公里左右。而过桥向东,向马家沟河口之处这一段尚嫌不尽如人意。同样的,在九站到公路大桥东侧,年年的修饰正在向优化方向上一步步地渐进,而在公路大桥以西,沿右岸循上游而行,过老正阳河旧地,一直到达何家沟注入松花江的河口,情况是越往上游行,情况越不那么尽如人意。

 

  伏尔加庄园一瞥

  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地方依然很多,也包括马家沟口以下到水泥厂一带的江堤;何家沟以上,到运粮河口一带。修堤是为了防洪,在防洪的同时予以美化。如果没有江堤,也没有必要去修,只要有足够的泄洪区,自然形态保留下来的江岸、沙洲、小岛、湿地、苇荡、泄洪洼地等,都具有无以伦比的自然之美和原生态的不加装饰之美,而这种美可能更真切,更令人赞叹,更叫人留连忘返。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所做出的初步反应为:一是,环顾眺望;二是,东瞧西瞅;三是拾起一两个石块,朝水中撇去,力争多打出几个水花;四是蹲下来,用手玩水,若有极小的鱼苗儿在岸边嬉游,免不了用手掌去捞;五是,掏出相机或手机,为自己也为友人拍照;六是,循沙滩行走,看一看有没有河卵石一样玲珑剔透的小石子,可以令人把玩?七是,如果有人垂钓,那么一定会驻足观看;八是,如果有小船出租,你就不免技痒;九是,找一处树荫,坐下来谈闲与小酌,或听歌、或画画、或小憩……

  于是,你就乐在其中了。 于是,你就可能宠辱两忘,进入一种不可名状的情绪中,或者你也可能视自己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忘却了忧虑,忘却了揪心,忘却了烦恼……

  然而,情况并不总那么尽如人意。既然,有这样那样的缺憾和不足,那么就会有祈盼,有设想,有目标,有追求,有梦……这成了一个循环,一个思维定势,画成了一个圈儿。当然,这里的前提应该是有足够的信念,有足够的对事物向优化方向改进的坚定信心,以及为实现这一切所付出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

  美丽是明天的风景。 这里边的祈愿很多。

  哈尔滨之春是风沙肆虐的季节,何时可以将风沙降至最低,还松花江这一江段地区以持久的蓝天白云? 哈尔滨是一个少树的城市,水泥砖筑的大厦高耸入云,其间是否可以增加更多的绿色?更多的树荫?

  哈尔滨周围的国家森林公园或风景区,如阿城区的横头山国家森林公园、松峰山风景区、北方森林公园、玉泉狩猎场等,都在哈尔滨市区的东南方。而在松花江左岸,也就是松花江以北哈尔滨市城段,呼兰河口湿地已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这是下一个百年哈尔滨城区自然环境向优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开头,以后的路会更长,更艰难(抵御各种假开发之名引来的毁坏)。呼兰河口处如今也形成了一个小岛,类似圆形——不同于长江口之长形的崇明岛,迄今尚未命名。在东疆乌苏里江饶河县,乌苏里江心中有一从沙俄手中“归还”给我的一个江心小岛。 若此,呼兰河口的这一小岛,也可以参照命名。 笔者不揣冒昧,亦提出三个方案作引玉之名,可供官方考虑、选择:

  一是,自古以来,松花江就以产大珠如枣而闻名,此在中国正史《二十五史》中有多处记录,而呼兰河下游诸地的松花江之蚌,如今仍多有出产,最大有盈尺者,虽蚌珠如今几稀,那是清初以后朝廷采珠人进行灭绝性捕杀的结果,如今在部分河段,江蚌的生态正在缓慢恢复。故而,岛名的方案之一为:珍珠岛。

  二是,明初时,哈尔滨以及松花江中游诸地住有海西女真。明成祖朱棣(1403年至1424年在位)当时对东北的政策是羁縻大于征讨。海西女真为了表示对明廷的臣服,曾把当时酋长最美丽的女儿送到北京,成为明成祖的妃子。妃子入京时带了许多侍从,其中有一个名叫亦失哈的小孩。亦失哈后来受到明廷的重用,与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之举成对应的,是明帝命令亦失哈率人由海路,即从京津到辽河口乘船北上到辽北,从开原辽北之地陆行至松花江南源之吉林,然后乘船沿松花江航行至今黑龙江入海口,在黑龙江入海口建立永宁寺庙,立永宁寺碑以记其事。

 

  江南江北携手开发

  彼时——其实,自古亦然,松花江——同江以下也称混同江,实际是松花江的延伸,一直到庙街(沙俄东侵后,在庙街附近建一军事基地,以沙皇命名称尼古拉耶夫斯克)入海,在清代的地图上一直是这样标注的(直到瑷珲条约签字时,吃了大亏,连乌苏里江以东之地也被沙皇讹去——不言也罢)。换言之,亦失哈以明皇之命乘船凡10次去松花江入海口的庙街实施其依法行政的权力与统治,并由此而招服了库页岛之民,使库页岛之民乘船航行与明廷商旅、官方实施贸易时,刚一进入海口,见到山岗上的永宁寺碑(及稍后的重修永宁寺碑),在船上就遥遥祭拜,①足见其亦失哈影响之大,功绩之大。正因为有如此的功能,亦失哈最后被明廷派至辽沈,成为东北地区明朝的最高统治者的代表。在我看来,不论是在政治上、地域上、经济上、民族史上,以及地方史和松花江、黑龙江、以及远东古代史上,亦失哈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既以亦失哈为海西女真,松花江中游为海西女真故地,也是亦失哈的故乡——彼时,海西女真是一个猎、牧、农共存的混合经济,常作迁移,故难以用一个地名来准确地确认其故乡。

  由此,笔者提出又一建议,可命令呼兰河口这个无名之岛为“亦失哈岛”,并为之塑一铜像立于该岛面向松花江下游航线方向。因为,在15世纪时,并失哈是有史以来可以追溯到的第一位沿松花江下航10次,见到其鞑靼海峡,并在那里最早有建树的明朝官方代表人员。

  如果上述第二方案可用,那么笔者的第三个方案只能说是一个备份了。

  第三个方案,笔者倾向于称它以萧红之名,命之为“红岛”。萧红的贡献不言而喻是文学上的,可她的一部《呼兰河传》竟然随不朽的作品将呼兰河之名播扬于世界,功莫大焉,故而以河口之岛命名其故乡之一地,也算名正言顺,名至实归。不知决策之官员们以为然否?

  综上所述,笔者也可以做一小结如下:

  珍珠岛——源自中国正史的深处,其名也可与太阳岛相比肩。

  亦失哈岛——源自中国历史上对松花江、黑龙江最有贡献的内河航运的地理学家,他的功勋同郑和相比,毫不逊色,还可南北相映,形成政治、经济与文化上的对照。笔者在三个岛名中,最倾向于此岛名。

  红岛——以萧红之名为岛名,不仅符合国人之审美取向,如近年来颇流行之福字、福结——中华结之中国红,而且也和北国秋末之五花山中的红叶相一致,也将会为该岛的旅游开发,由岛名而循一可行之路。

  目前呼兰河口的小岛——约2平方公里左右,尚未开发——请不要急于开发。在对该岛冲积而形成的机理进行深入的调研考察后,再研究其整体开发方案。笔者前文曾建议不要对呼兰河口湿地保护区进行开发,相反却提仪对呼兰河口之岛进行开发,为什么?我以为其好处可归纳出多种,现简言之如下:

  一是,哈尔滨的太阳岛距南岸太近,对外地游客开辟一新的观光岛(点),此其时也。

  二是,此岛还可俯视下游之大顶子山枢纽,故此岛之开发(包括宾馆度假村在内),可以形成松花江旅游观光链。

  三是,使哈尔滨的旅游业多元化,换言之应使其和太阳岛之俄式与伏尔加庄园的俄式不再重复。呼兰河应谢绝俄式的进驻,这样同太阳岛的观光才可互为补充,而不产生同景观的竞争。

  可以列举的东西还有许多,留点儿空间让别的朋友去补充好了,不言亦罢。

  面对呼兰河口的湿地保护区,以及呼兰河口来开发的河口之岛区,笔者以为,这些地方均在哈尔滨市区的下游。或问:在哈尔滨上游的河滩、湿地上,可否也做点文章呢?回答是肯定的:在哈尔滨松花江上游河段,同样可以依其两岸的湿地与岸土,选择一两处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有百利而无一害,那就是留存自然生态,保护原生态风土,把那些使用了、开发了——也就是毁掉了而无法再生,无法复制的自然生境暂存起来,留给我们的后代子孙,而不是在21世纪里之敲骨吸髓、抽干榨尽! 故而,笔者可以祝福和祈愿说:

  美丽是明天的风景。 而我们,将是明天——美丽风景的设计者和建设者。为此,若能付之一两代人的努力奋斗,那么哈尔滨的未来,她的下一个百年:美丽一定是彼时的风景!

  笔者自《松花江传》、《辽河传》及《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出版以后,本想在后书的基础上,将我准备多年的另外两部诗人传作一下梳理,然后再向前推进几步。正在沉吟阅想之时,王冰的来访却改变了我的初衷。

  我的《松花江传》初版与再版都纳入了王冰的摄影作品,并为拙作增辉多多。他来访的目的很明确:劝我继为松花江和辽河两大江河作传之后,一口气攻下《黑龙江传》。事实是,《黑龙江传》者,我所欲也;唐代诗人传者,亦我所欲也,二者难以得兼。何况,黑龙江为边界大江,地理环境复杂,走一番,谈何容易?而王冰又拉来了李显国与王庆春,这两位不仅是摄影发烧友、风光摄影获奖者,而也愿意作黑龙江之行。于是。他们三人出车、开车,于2009年6月上路开始了类似美国行走文学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那样,追遂蓝天白云阳光,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轻松地上路了。一个多月中,却也曾迷路、冒雨、遭遇骗子、艰难行进等,在难以尽言之时,想起白岩松的一句话,并改为:艰难并快乐着。

  这一走就走出来了三本书:一是《守望黑龙江》(2010年1月版),然后是《黑龙江传》(即将出版),再后便是本书。

  关于本书《一个城市的记忆与梦想——哈尔滨百年》的撰写与出版,王冰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王冰的介绍下,笔者有幸和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社长金海滨先生晤谈,并有相见恨晚之慨。蒙金海滨社长之邀,笔者完成了本书的选题策划、提纲撰写,然后便一边撰写,一边准备插图用的图片,后者主要都由王冰尽力承担。由于本书的写作,笔者又结识了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步庆权先生,同时两位社长也接纳了笔者的另一部新著《黑龙江传》的出版,以及未来2011年至2012年笔者与王冰等人共同承担的另一部书稿。为此,在本书出版之际,笔者谨对金海滨社长、步庆权副社长,致以真诚的谢意与祝愿。

  我和王冰、李显国、王庆春等人已合作完成了三本书,正在准备第四本书,但我们仅是准工作室的性质。他们三人还有更多的摄影活动、大展要参加,因此在本书出版之际,作为文字作者的我也应该向他们三人表示感谢!同时应该感谢的还有王冰夫人张群女士,她的支持也给了笔者以鼓舞。不久前,她作为援疆干部奔赴阿勒泰,这样她的支持和王冰的努力就更为难得。

  需要申谢的人还有很多:黑龙江出版集团的梁昌处长、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总编室主任林洪海先生。允许我引录使用的地方史家李述笑先生、刘延年先生、张会群先生,他们收藏的明信片,是哈尔滨历史上的宝贵瞬间,这无疑为本书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此外,为本书提供照片的还有著名设计师杨宏伟先生、汪恩良博士,捷然、关海涛、马淑珠女士,以及郑学清、国新刚、郭文明、李继强、王宏波、邓士君、苏润生、周岳峰、佚名等诸先生,他们摄影作品的“客串”,乃使本书“蓬荜生辉”,致此一并致谢。

  此外,为本书给力的还有著名作家吴宝三先生、王野先生,著名学者钟学志先生、王惠民先生、伊永文教授、柳成栋先生、侯明先生,以及杨斐女士、王平女士、姜萍女士,朱丹女士等,他们或她们的援手与鼓励,都为笔者增力多多,在本书出版之际,特向列位致以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更要感谢读者诸君,您对本书的阅读实为笔者的欣慰与荣幸!

  后记: 笔者自《松花江传》、《辽河传》及《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出版以后,本想在后书的基础上,将我准备多年的另外两部诗人传作一下梳理,然后再向前推进几步。正在沉吟阅想之时,王冰的来访却改变了我的初衷。

  我的《松花江传》初版与再版都纳入了王冰的摄影作品,并为拙作增辉多多。他来访的目的很明确:劝我继为松花江和辽河两大江河作传之后,一口气攻下《黑龙江传》。事实是,《黑龙江传》者,我所欲也;唐代诗人传者,亦我所欲也,二者难以得兼。何况,黑龙江为边界大江,地理环境复杂,走一番,谈何容易?而王冰又拉来了李显国与王庆春,这两位不仅是摄影发烧友、风光摄影获奖者,而也愿意作黑龙江之行。于是。他们三人出车、开车,于2009年6月上路开始了类似美国行走文学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那样,追遂蓝天白云阳光,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轻松地上路了。一个多月中,却也曾迷路、冒雨、遭遇骗子、艰难行进等,在难以尽言之时,想起白岩松的一句话,并改为:艰难并快乐着。

  这一走就走出来了三本书:一是《守望黑龙江》(2010年1月版),然后是《黑龙江传》(即将出版),再后便是本书。 关于本书《一个城市的记忆与梦想——哈尔滨百年》的撰写与出版,王冰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王冰的介绍下,笔者有幸和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社长金海滨先生晤谈,并有相见恨晚之慨。蒙金海滨社长之邀,笔者完成了本书的选题策划、提纲撰写,然后便一边撰写,一边准备插图用的图片,后者主要都由王冰尽力承担。由于本书的写作,笔者又结识了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副社长步庆权先生,同时两位社长也接纳了笔者的另一部新著《黑龙江传》的出版,以及未来2011年至2012年笔者与王冰等人共同承担的另一部书稿。为此,在本书出版之际,笔者谨对金海滨社长、步庆权副社长,致以真诚的谢意与祝愿。

  我和王冰、李显国、王庆春等人已合作完成了三本书,正在准备第四本书,但我们仅是准工作室的性质。他们三人还有更多的摄影活动、大展要参加,因此在本书出版之际,作为文字作者的我也应该向他们三人表示感谢!同时应该感谢的还有王冰夫人张群女士,她的支持也给了笔者以鼓舞。不久前,她作为援疆干部奔赴阿勒泰,这样她的支持和王冰的努力就更为难得。

  需要申谢的人还有很多:黑龙江出版集团的梁昌处长、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总编室主任林洪海先生。允许我引录使用的地方史家李述笑先生、刘延年先生、张会群先生,他们收藏的明信片,是哈尔滨历史上的宝贵瞬间,这无疑为本书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此外,为本书提供照片的还有著名设计师杨宏伟先生、汪恩良博士,捷然、关海涛、马淑珠女士,以及郑学清、国新刚、郭文明、李继强、王宏波、邓士君、苏润生、周岳峰、佚名等诸先生,他们摄影作品的“客串”,乃使本书“蓬荜生辉”,致此一并致谢。

  此外,为本书给力的还有著名作家吴宝三先生、王野先生,著名学者钟学志先生、王惠民先生、伊永文教授、柳成栋先生、侯明先生,以及杨斐女士、王平女士、姜萍女士,朱丹女士等,他们或她们的援手与鼓励,都为笔者增力多多,在本书出版之际,特向列位致以衷心的感谢!

  最后,我更要感谢读者诸君,您对本书的阅读实为笔者的欣慰与荣幸!

  2011年2月14日14时  

  作者简介:

  范震威: 1941年5月14日生于河北省平泉县,当代作家、历史文化学者,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做过教师、工程师、编辑与记者。现任哈尔滨文史馆研究员,著述甚丰。

  主要近作:

  《李白的身世、婚姻与家庭》(2002)

  《燕园风雨四十年》(2004,合作)

  《世纪才女苏雪林传》(2006)

  《松花江传》(2005,2010)

  《辽河传》(2009)

  《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 (2009)

  《守望黑龙江》(2010)

  《黑龙江传》(2011)

  《缱绻与梦想》(即将出版)

  《 本文全完》 感谢作者 范震威先生 授权本站网络连载

文章来源: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2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