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

波兰人在哈尔滨:谱写一段不解情缘

发布日期:2017-11-03

  作者:冰城一隅 ,一个生活在异地的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联系方式:QQ710148256。微信公众号:冰城一隅,ID:why_hb1977

  在今年4月21日至5月3日期间,哈尔滨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了《波兰人在哈尔滨》的展览。由于这段时间不在哈尔滨,未能前往。我尽量整理了一些有关波兰人在哈尔滨期间的故事与影像,以供大家一起重温那段历史。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一|不解情缘 

  波兰:欧洲历史上一个历经磨难的国家

  说起波兰,政治家会想到“波兰悲剧”,一个亡了四次国的苦难民族;科学家会想到“波兰骄傲”,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和钋的居里夫人;艺术家则会想到“波兰音乐”,肖邦手指下哀婉凄美的曲调;而愤青则会想到“波兰文学”,创作了《十字军骑士》的显克微支让人无法忘怀。那么如果把“波兰”和“哈尔滨”放在一起,你会用什么关键词联系起来呢?我们不妨回溯一下数千波兰人在哈尔滨的故事,相信你会有自己的答案。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一|不解情缘 

  这是一张1902年法文版的哈尔滨地图,可以清晰的看到中东铁路在城市中的走向。Tsi-tsi-kar为当时黑龙江府治所在地齐齐哈尔;Pt.Arthur亚瑟港(为俄国对旅顺口的旧称);Vladvostock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国人习惯称之为海参崴)。而如今的道理和道外沿江区域那时还是一片沼泽、滩涂。

  由于19世纪中叶,俄国开始紧跟英法等先进国家的步伐,展开国内铁路建设时,只有像波兰、波罗的海沿岸、乌克兰等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既能提供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相对优越的施工条件,所以也就成为了俄国铁路事业最发达的区域。像华沙铁路局及其所属的维斯瓦机械车辆厂(“华沙铁工厂”)就是俄国道路交通和公共建筑总局体制内最具实力的单位,后来沙皇军队成立专门铁道兵,参加在巴尔干、中亚乃至远东的战争,都征招大批波兰技术人员随军行动。自然,沙皇尼古拉二世志在必得的中东铁路工程也少不了波兰人的服务。中东铁路建设局,更是集合了全俄最优秀的基建、机械和通信方面的人才进行施工,波兰籍工程师约占30%,技术人员约占80%。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一些波兰人也同大批俄国人一起进入哈尔滨和中东铁路沿线的地方,不过由于波兰在18世纪未已经被沙俄、普鲁士、奥地利瓜分,所以当时的波兰人没有独立国家的侨民身份,而是以俄国或其他国家侨民的身份进入的哈尔滨。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一|不解情缘 

  松花江铁路大桥(Sungari的译音为松噶里)

  1898年,俄国政府正式决定在此建立一座大型城市,充当经营中东铁路的基地,而哈尔滨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现代化建筑,就是中东铁路咽喉工程——松花江铁路大桥(旧称松噶里河大桥),此桥是当时远东罕见的特大铁路桥,全长1 015.15米,设计桥孔多达19眼,桥孔宽度7.2米,由于在当地根本无法获得造桥所需大跨度的桥桁梁,波兰裔的中东铁路桥梁总工程师连多夫斯基不得不求助华沙铁路局,后者兴建了宽度比松花江铁路大桥还要大的维斯瓦河铁路桥,相关技术和工艺能够满足施工需要。为此,华沙维斯瓦机械车辆厂生产了造桥所需的的超大型桥桁梁预置件,经铁路和轮船多次转运抵达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再经乌苏里铁路支线运抵乌苏里江畔的伊曼港,最后由内河火轮顺乌苏里江而下,经黑龙江、松花江运到建桥工地,最后在多达百余名华沙技工的监督下现场拼装架设,于1901年竣工(上海的外白渡桥建于1902年,天津的海河桥建于1907年,而松花江铁路大桥相对要宏伟的多)。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一|不解情缘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一|不解情缘 

  松花江铁路大桥与华沙维斯瓦河铁路桥犹如“孪生姐妹”,屹立在世界的两端(维斯瓦河铁路桥曾在70年前被侵占波兰的纳粹德军炸断,以阻止苏联红军的前进)

  欧洲移民纷纷在哈尔滨开办旅馆、商店、饭店、咖啡馆、面包房、乳品厂、屠宰场、面粉厂。1900年,波兰裔俄商乌卢布列夫斯基发现哈尔滨的欧洲人口急剧增加,过去他从哈巴罗夫斯克向哈尔滨船运啤酒的销售办法俨然跟不上形势,索性在新哈尔滨(南岗)的花园街买地开办酿酒厂,这就是中国第一家啤酒生产厂。乌卢布列夫斯基还从俄国本土和波兰聘请技师,从德国进口啤酒花,接着又在中东铁路沿线的一面坡建起第一个啤酒花种植基地,使啤酒厂很快发展到年产三百吨桶装生啤规模。本来乌卢布列夫斯基供应的对象是欧洲人,而哈尔滨当地的中国人则以黄酒、烧酒为主,但经不住“开洋荤”的诱惑,从试一试到一来二去,也迷上了这个“新玩意儿”。哈尔滨人也就此成为最早接受啤酒文化的一群中国人。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一|不解情缘 

  “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在1900年2月,今南岗区花园街头处开办,年产啤酒三四十万瓶,这是中国的第一家啤酒厂

  有了酒,没有肉怎么成,同样在1900年,俄国商人伊万·雅科夫列维奇·秋林在老哈尔滨(香坊)开办以自己姓氏命名的洋行,依托西伯利亚和欧洲的货源,很快成为哈尔滨乃至整个满洲最大的百货公司,尽管这家公司现在早已不复原来的辉煌,但它却为哈尔滨当地带来一道不可磨灭的美味——“波兰-立陶宛风味灌肠”,其首创者就是得到秋林洋行赞助的俄籍波兰人特洛姆·伊西耶尼科夫。这种灌肠是以猪肉和牛肉混合,味道独特,成为下酒的佳品。这种灌肠一直沿用俄语音译“里道斯”为名,1964年,当时的黑龙江食品公司废止了此前一直沿用的10种主要欧式产品的音译名称,而“里道斯”因外表为枣红色,而被改名为“红肠”。后来也成为今天大江南北熟知的哈尔滨“红肠”。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一|不解情缘 

  早期的南岗秋林,经过后期的改建、扩建才成为如今模样

  中东铁路,改变了哈尔滨传统的移民路线与移民成分,大量欧洲移民带来先进的技术与多样文化,促使哈尔滨的发展具有多样性。波兰侨民在哈尔滨的人数与其他国家的侨民相比,仅次于俄侨,但具体数字可能是个谜(因从各方得到的数据相差较大,这里就不在赘述了)。总之随着波兰侨民的增多,哈尔滨也逐渐形成了在特定地域内,具有共同社会交往的、共同价值观念的独立或半独立的生活群体——波兰人社区。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一|不解情缘 

  建于1907年的圣·斯坦尼斯拉夫(波兰天主教)教堂

  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与全面通车,作为这条“T”字型铁路的交汇点,哈尔滨成为铁路沿线最重要的新兴城市!至光绪三十二年(全面通车后的第三年,即1906年),东北境内铁路沿线的波兰侨民已达2万余人,而波兰籍员工及家属也多在哈尔滨安身。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二“波兰人社区” 

  1910~1911年的傅家甸天主堂

  天主教在波兰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现在的波兰是一个天主教徒占人口90%以上的国家,那时的波兰侨民信奉天主教的比例也是相当高的。哈尔滨最早的天主教堂落成于1901年9月15日,位于傅家甸南勋六道街。由于波兰侨民多生活在当时的新市街(今哈尔滨南岗区)区域,而傅家甸天主堂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侨民们的宗教生活多感不便,于是请求波兰天主教会派遣1名神甫到哈尔滨建设波兰人自己的教堂。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二“波兰人社区” 

  圣·斯坦尼斯拉夫(波兰天主教)教堂旧影

  波兰教会委派安托尼·马秋克神父到哈尔滨,募集资金,并领到中东铁路局长期免费租借地号(在南岗大直街47号地段上)。在1906年开始建造圣·斯坦尼斯拉夫教堂,通常称为南岗波兰天主堂,至1907年竣工。

  这是当时哈尔滨市最漂亮的一座天主堂,砖石铁盖的哥特式风格建筑,教堂的钟楼配有典型俄罗斯风格建筑的山花装饰。是当时市内唯一的具有暖气的教堂。一楼是教堂,二楼是唱诗班,备有管风琴。教堂建成后,安托尼·马秋克主管教堂,不久被召回波兰。1909年12月,弗拉迪斯拉夫·奥斯特罗夫斯基(汉名:吴文化)来到哈尔滨,就任本地天主教会的神甫。直到1936去世,他一直都是哈尔滨天主教教会活动的领袖。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二“波兰人社区” 

  曾作为波兰领事馆的“波兰之家”大楼旧影

  在哈尔滨的波兰人社区与天主教社区是重叠的,因为大多数波兰人都是天主教徒。百分之九十的天主教会的神职人员也是波兰人。受欧洲传统的影响,波兰人社区不是一个宗教和世俗相混合的组织。虽然天主教仍然是波兰人自我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波兰社区的核心是建立于1907年的民间组织——“波兰之家”(如果用中国人比较容易理解叫法,可能“波兰会馆”会更接近一些),旨在传承波兰传统文化,并对流散人口进行自我管理。“波兰之家”大楼始建于1912年,原址设于聋子街(现南岗凤翥街)21号。最初只有一层,一年后扩建为二层,1920年扩建为三层,同年被作为波兰驻哈尔滨领事馆(三层为领事官邸)。大楼落成后,即成为哈尔滨波兰人社会和文化活动的中心。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二“波兰人社区” 

  显克微支中学[1]

  在哈尔滨的新市街有了波兰天主堂,又有了“波兰之家”,可以说波兰人社区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雏形。于是波兰侨民开始着手解决他们的另一个问题——遗留在俄国境内的“留守儿童”。虽然波兰侨民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来到了大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满洲,可他们的子女却还大都留在俄国学校读书。神甫奥斯特罗夫斯基提出,利用教会组织和波兰教友的捐助建立波兰学校的建议。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二“波兰人社区” 

  1938年显克微支中学门前的教师合影

  哈尔滨的第一所波兰学校——显克微支中学创立于1913年,原址位于现东大直街与鞍山街的十字路口附近。据哈尔滨历史研究会会长李述笑老师的研究:第一位校长是斯坦尼斯拉夫·雅尼舍夫斯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显克微支中学得到了波兰教育部的认可。显克微支中学的学生不但参加波兰的全国统考,毕业生还可以免试进入波兰大学。显克微支中学之后,陆续有瓦茨拉夫·拉佐夫斯基医生在“波兰之家”名义下开办的小学;有圣·斯坦尼斯拉夫教区开办的文森特·保罗普通中学;以及1926年在埠头区(今道里区)开办的波兰高等中学。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二“波兰人社区” 

埠头区三十六棚的圣·约瑟夫教堂

  20世纪20年代,信奉天主教的除了波兰侨民外,还有其他国家的天主教徒以及哈尔滨的中国教徒,仅一座波兰天主堂,满足不了众多天主教徒宗教生活的需要。为减轻教会的压力,奥斯特罗夫斯基又提出建立第二座波兰天主堂的设想。1922年,经呈请中东铁路局,领取了位于药铺街(今中医街)、商务街(今上游街)中间的一块长期免费地号。在波兰神父的主持下,由集中在哈尔滨中东铁路总工厂(原车辆厂旧址)的波兰工人、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捐款,于1925年在埠头区的三十六棚建成木结构教堂——圣·约瑟夫教堂,通常称为道里波兰天主堂。

波兰人在哈尔滨系列之二“波兰人社区” 

  上世纪30年代,天主教徒在哈尔滨的宗教活动

  可以看到,波兰侨民在哈尔滨的很多事件与天主教会的神职人员有着至关重要联系。顺带再说一句,非常遗憾的是,此文照片中的所有建筑无一幸免,在哈尔滨皆已荡然无存了。

文章来源:   作者:
分享到: 0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信箱Mail :dmhlj@sohu.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dmhlj@sohu.com

关于我们

黑ICP备15006614号 哈公网安备2301000200443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证件号 : 黑B2-20160070

黑新网备 许可证编号:2332015001

关注我们
  • 最美龙江微信号

0.1094s